香港的醫療健康挑戰
人口老化與慢性疾病病患率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在2021至2030年的十年期間,我們將面對香港歷來最快的人口老化,65歲及以上人口的年均增長率將增至4.0%。至2039年,65歲及以上人口將由2021年的150萬(佔總人口的20%)上升至2039年的252萬(31%)。高齡長者(80歲及以上)的比例亦將由2021年的40萬(5%)迅速增至2039年的93萬(11.5%)。
人口老化意味着醫療和社會照顧需要的增加,以及慢性疾病病患率的上升。在2020/21年度,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所佔的比例為31%(約220萬),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47%。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慢性疾病病人數目預計在未來十年,即2039年前達到300萬。更令人擔憂的是,仍有相當數目的慢性疾病患者未獲診斷和治療,實質患者人數可能多達已確診人數的兩倍。高血壓和糖尿病是最普遍的慢性疾病,尤其是在長者當中。
慢性疾病是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因為慢性疾病患者如沒有控制好病情,健康狀況將逐漸惡化,會對個人生活質素及整體經濟生產力帶來負面影響。此外,慢性疾病在醫療服務使用、服務成本及長遠財政負擔方面均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相關併發症若未及時介入治療,情況更甚。
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預計將對第二層/第三層醫療帶來沉重負擔,尤其是公立醫院。事實上,65歲及以上長者的醫院服務使用率以倍數增長。在2019年,儘管他們僅佔總人口18%,但其住院日次和急症室入院人次卻佔總數約一半,而就診人數亦佔普通科門診及專科門診超過三分之一。在普通科門診、家庭醫學專科診所和專科門診病人中,約60%有相關慢性疾病,當中82%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醫管局資料顯示,2019年有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中,每三個有一個患有併發症,其人均醫療成本亦較沒有併發症的患者高兩倍。
為改善全民健康及提升生活質素,我們需要將醫療體系的重心從偏重治療、以醫院為重心的第二層/第三層醫療格局,轉向至以預防為重、以家庭為中心的基層醫療健康體制。透過在社區提供管理完善及協調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我們期望慢性疾病患者的醫療和健康需要可在社區層面得到妥善照顧,而伴隨年紀增長,市民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素亦會提升,患病時間有所縮短,對醫院服務的需求也會減低及推遲,人口整體健康狀況也因而得以改善。
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
現時偏重治療的第二層及第三層醫療服務,尤其是公立醫院服務,佔香港大部分醫療服務開支。根據2019/20年度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在本地醫療衞生總經常性開支中,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開支(529億元)與第二層/第三層醫療服務開支(1,273億元)比例大致為3:7。公共醫療衞生開支中,由於公立醫院服務獲大幅資助(佔成本97%以上),因此公共資源主要集中於第二層和第三層醫療服務,佔公共醫療衞生開支大約83%(799億元),而只有17%(160億元)用於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偏重治療的醫療體制導致更高的醫療成本,並加速醫療衞生開支的增長。由2010/11年度至2019/20年度間,公共醫療衞生開支的實質年均增長率為5.6%,高於本地生產總值(GDP)實質年均增長率的2.0%。根據前食物及衞生局於2008年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預測,如不進行醫療改革,總醫療衞生開支/公共醫療衞生開支將由2004年佔GDP的5.3%/2.9%增加到2020年佔GDP的7.1%/4.1%。實際上,2019/20年總醫療衞生開支/公共醫療衞生開支(不包括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開支)為GDP的6.7%/3.6%,反映多年來的各項醫療改革可能有助降低開支增長。
然而,隨着未來十年人口加速老化,一方面會進一步限制GDP增長以至公共醫療衞生開支的預算,另一方面增加對公共醫療衞生開支的需求。除非對醫療系統進行系統性的改革,否則透過持續增加公共醫療衞生開支資助公立醫院以應付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公帑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多年來,政府一直透過衞生署及醫管局直接提供由公帑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近年,政府根據以往醫療改革諮詢文件的建議,推出多項政府資助或公私營協作計劃,務求透過善用私營醫療界別的資源以滿足公營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需求,同時提升市民的健康及改善醫療服務質素。有關計劃包括自2008年起推行的疫苗資助計劃、自2009年起推行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自2014年起推行的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以及自2016年起推行的大腸癌篩查計劃等。在2019/20年度,政府資助計劃合共佔約30億元固定基層醫療健康開支。
2019年起,政府透過在全港逐步建立地區康健中心,銳意加強以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加強醫療和社會各界別之間的合作以及地區公私營協作,提高公眾在疾病預防和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意識,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更多支援,及減輕專科和醫院服務的壓力。地區康健中心由政府資助並由非政府機構營運,是嶄新的服務模式,是基層醫療健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期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為了在全港廣泛地建立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規模,政府已在2022年在全港各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或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地區康健中心將逐步強化其統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及個案經理的角色,一方面支援基層醫療醫生,另一方面作為地區醫療健康資源樞紐,連繫社區上不同界別的公私營服務,藉此重新釐定公營與私營醫療服務之間、基層醫療服務與社會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關係。
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及公私營協作
為使廣大市民更容易獲取優質的基層醫療服務,同時改善公私營服務失衡的情況,政府銳意策略性地優化私營醫療資源,發揮私營界別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能力,以期緩解公營醫療界別的壓力,從而推動本港醫療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根據2008年的《掌握健康,掌握人生 —醫療改革諮詢文件》,香港應大力推展公私營協作,以資助社區善用私營機構的資源,為部分公營機構的病人提供服務,讓公營醫療系統能夠繼續為市民提供一個必要的安全網,使無力負擔私營醫療服務的市民亦能得到妥善照顧。
為此,我們需要規範公營及私營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提供者的標準及保證服務質素,以確保整個基層醫療健康系統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發展,並達致預期的健康成效。為使私營基層醫療界別有效發揮其潛能,以提升其連貫性、協調性和把關者等角色,我們需要處理的關鍵課題包括加強表現監察工具、規範服務標準和提升透明度等。隨着更多管理完善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參與基層醫療健康系統,我們預料個人及整體人口的健康質素均會得到改善。
我們對基層醫療健康系統的願景
基層醫療健康改革方向
1. 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
挑戰與目標
建議
- 逐步將衞生署轄下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整合至地區為本的社區醫療健康系統,特別是一些有條件透過其他方式提升效率的服務,從而推動透過地區為本的社區醫療健康系統提供的綜合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減少服務重疊。
2. 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
挑戰及目標
建議
為加強管理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
- 逐步將現時醫務衞生局轄下的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改組成基層醫療署,務求透過單一架構,管理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提供、標準制定、質素保證及基層醫療專業人員的培訓,並透過策略採購統籌處,以策略採購的方式規劃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分配資源。
- 要求所有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家庭醫生和醫療專業人員(包括參與各類政府資助計劃,例如長者醫療券計劃、基層醫療公私營協作計劃,及共同治理計劃的服務提供者)登記加入《基層醫療名冊》,並承諾遵照基層醫療參考概覽,以保證基層醫療服務的質素,從而為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確立「黃金標準」,鼓勵基層醫療專業人員參與跨專業的基層醫療服務及掌握最佳實務指引。
- 建立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公私營界別)與專科及醫院之間的雙向轉介機制,強調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個案管理角色及把關作用,使基層醫療醫生能夠及時妥善把病情複雜的病人轉介至專科及公立醫院接受第二層醫療服務,而病情穩定的病人可以繼續由基層醫療醫生作持續跟進、監察及疾病管理。
3. 整合基層醫療健康資源
挑戰及目標
- 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將資源更好地投放於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重點加強慢性疾病管理及加強不同層級的疾病預防,鼓勵長者利用長者醫療券於《基層醫療名冊》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持續預防及慢性疾病管理服務,例如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篩查和管理,或者其他政府措施。
- 醫務衞生局轄下設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監督基層醫療策略採購計劃的發展及執行,從而更有效地將資源引導至優質、協調及連貫的基層醫療服務,並強調以社區為本、家庭為中心及預防為重的服務,減少公私營界別在基層醫療中的服務重疊、差距、效率欠佳及錯配,以期為個人及家庭帶來更好的協調及綜合醫療服務,盡可能改善他們的健康。
4. 規劃基層醫療人手
挑戰及目標
持續提供優質及充足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有賴穩定、充足而具質素的基層醫療專業人員供應。他們必須具備足夠的知識、技巧和態度,抱有跨專業團隊合作的精神,並專注於社區基層醫療健康的團隊服務。因此,培訓基層醫療專業人員及加強他們的角色,對於確保足夠和優質的人手供應至關重要。
建議
5. 改善數據互通及健康監測
挑戰及目標
建議
- 構建人口健康數據集,進行持續的數據分析及調查,並委託研究人口健康狀況、疾病模式和負擔,及服務使用模式,期望提供必要的數據、實證和分析,以支援政府制定醫療衞生政策、基層醫療署規劃基層醫療服務及資源分配,同時支援公立醫院作出相應的服務規劃和資源分配。